對于2025年的市場投資機會,廣發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廣發滬港深新起點基金經理李耀柱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預計2025年國內宏觀經濟穩步回升的趨勢維持不變,在當前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中國權益類市場的表現有望超預期。一方面,宏觀經濟回升,大型企業的現金流保持穩健,估值低、現金流穩定的公司有望取得不錯表現;另一方面,在利率下行的周期下,資金配置高收益資產的需求增加,“資產荒”仍然是市場的主基調,權益類市場的整體表現可能超預期。
李耀柱認為,2025年央行的貨幣政策和中央的財政政策都會較為積極,特別會對資產端有所支持,這對資本市場來說是較為利好的,權益市場大概率會維持向好的局面。
李耀柱判斷,從企業盈利的角度看,大型企業特別是產業龍頭、大型優質國有企業的現金流會持續保持穩定,這些公司在利率下行的情況下,估值提升的趨勢非常明顯。展望2025年,在全球“資產荒”的背景下,企業的現金流因子會持續得到重視,這些企業將在中長期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特別是對于港股中的優質現金流公司,當前估值仍然低估,中長期具有較大的修復空間,在財政和貨幣政策相對積極的背景下,預期流動性和基本面都在向好的方向上,基本面會在2024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考慮到當前港股估值處于較低分位,機構資金已經出清得較為徹底,基本面和流動性的改善或將是2025年需要重點考量的因素。
“2025年,市場還是以結構性行情為主,板塊的選擇比大盤的擇時更重要。我們一直認為,企業的自由現金流因子是重要的選股因子,關注企業現金流的穩定情況和行業趨勢同等重要。站在當前來看,具有穩定現金流的優質公司很可能仍是2025年主流機構配置的主線,這些企業值得重視。”李耀柱表示,行業上建議關注互聯網巨頭、資源類國有企業、電信運營商、電力、大金融等行業的龍頭公司。
李耀柱也關注到2025年市場的一些新機會,他認為,從供給的角度看,在整體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供給側出清的板塊有望率先完成周期輪動,具備更好的修復彈性,如互聯網、旅游出行、家電、運動服飾、消費電子。此外,有增量需求的行業也值得關注,如來自于政策支持的“以舊換新”的家電、汽車,在科技創新政策支持下的半導體與計算機等。
(安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