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
2025-02-05 18:51
首先,祝各位朋友兔年快樂,身體健康!
2022年是起伏動蕩的一年,俄烏沖突、疫情沖擊、美聯儲緊縮,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資本市場,都遭遇劇烈調整。前些年備受追捧的核心資產,如中國的騰訊、茅臺,美股的亞馬遜、特斯拉等,都一度腰斬。一級市場受此影響也無法獨善其身。企業家、投資機構缺乏信心。
從2001年至今,我從事股權投資已超過20年。在此期間,我們也經歷了多次資本市場的劇烈震蕩,事后看,在危機來臨時,無論是優秀企業,還是普通企業,都泥沙俱下。而一但危機過去,我們可以發現,那些優秀的企業,不僅在經營上再攀高峰,在市值上也再創新高,曾經的茅臺、騰訊,都從不足百億市值,跨越發展為萬億市值。
每個產業浪潮,中國總會有優秀的企業家涌現,互聯網時代的騰訊、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寧德時代、比亞迪,光伏行業的隆基綠能、通威股份,醫療器械領域的邁瑞醫療、華大智造等,不一而足。
就如同我經常講的那樣,重商主義——我用它特指市場經濟——與儒家文化這兩個因素的核聚變,是中國跟很多國家真正不一樣的地方。中國的體制大門只需要開一條小小的縫,中國老百姓與生俱來的聰明、勤奮、奮不顧身,幾千年窮怕了的物質主義和實用主義,就能創造一個新天地。未來只要不發生戰爭,中國經濟繁榮的根基就不會改變。
作為一個新興經濟體,我們講究的是實用主義,中國的產業政策、資本市場政策都是因時、因勢而變的,我們無法把握宏觀環境的變化,我們能做和要做的,就是在一個新產業誕生,或者一個成熟產業集中度提升的階段,找到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優秀企業家,與之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