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量32.79萬輛,同比上年同期增長約六成;同期銷量約30.05萬輛,同比增長近五成。
盡管新能源車市場增速放緩,2月4日A股頭部車企競相公布的1月產銷快報顯示,比亞迪、北汽藍谷等公司產銷兩旺,其中,商用車增長顯著,海外銷售環比穩步提升;而賽力斯等車企1月銷量下降。
比亞迪:商用車增長強勁,海外銷量再創新高
今年1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量32.79萬輛,同比上年同期增長約六成;同期銷量約30.05萬輛,同比增長近五成。其中,商用車產、銷量增勢強勁,從去年474輛增至4092輛,同比增長均超過七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在乘用車中銷量繼續居前,同比增長近八成。
1月比亞迪海外銷售新能源乘用車合計6.63萬輛,環比去年12月增長約16%。整體來看,2024年比亞迪汽車累計實現銷售427.21萬輛,同比增長約四成。
(來源:比亞迪公告)
北汽藍谷:去年業績面臨虧損挑戰 1月迎“開門紅”
北汽藍谷1月汽車產銷均實現增長,其中公司實現銷售7219輛,同比增長383.85%。去年公司累計銷量11.39萬輛,同比增長23.53%。
不過,北汽藍谷去年業績預虧,預計2024年度公司實現歸屬凈利潤為-69.5億元至-65億元。據介紹,由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態勢愈發激烈,價格戰持續升級,擠壓利潤空間;公司通過多渠道、多維度的營銷策略,積極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同時不斷加大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力度的投入對公司短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另外,公司產品矩陣多元化,銷量正經歷著迅速增長的階段,然而由于規模經濟尚未完全體現,產品成本持續承壓。
賽力斯:業績扭虧為盈 1月銷量再度下滑
賽力斯今年1月產銷數據同比下滑,其中銷量1.79萬輛,同比去年同期下降約五成,相比去年12月銷量降幅進一步拉大。
2024年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42.69萬輛,同比增長182.84%,主營業務收入取得較大增長,超額完成年度經營目標,業績實現扭虧為盈。據預測,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42億元到1467億元,同比上升302.32%到309.30%,歸屬凈利潤為55億元到6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
上汽集團:海外基地增長
上汽集團1月實現銷量26.42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6.11萬輛,同比下降5.04%,相比,海外市場逆勢增長,公司實現出口及海外基地同比增長7.39%。
整體來看,上汽集團去年整車批發銷量下降,年內實現整車批發銷量401.3萬輛,比上年同期減少約兩成,其中,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近一成。
受燃油車市場下滑、價格戰持續升級,上汽集團銷售收入減少,毛利下降。據預計,2024年度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5億元到19億元,同比減少87%到90%,扣非后凈利潤-41億元到-60億元,同比減少141%到160%。其中,由于合營企業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資產減值,預計將減少公司去年第四季度歸母凈利潤約78.74億元。
另外,長城汽車1月實現汽車銷量合計8.09萬輛,同比下降約兩成。不過,去年長城汽車業績預增。
業績預告顯示,長城汽車預計去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24億元到130億元,同比增加76.6%到85.14%。據介紹,公司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實現海外銷售增長、國內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帶動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 大幅增長。
商用車步入爬坡期
政策層面,近期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消息不斷。
去年12月,財政部辦公廳發布通知要求,新能源汽車可以滿足實際使用需要的,年度公務用車采購總量中新能源汽車占比原則上不低于30%;對于路線相對固定、主要在城區行駛的公務用車,原則上100%采購新能源汽車。另外,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介紹,過去一年以舊換新活動中,超過60%的消費者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推動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連續6個月超過50%。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最新預測,2025年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650萬輛(含出口)左右,增速接近30%,滲透率超過50%,內需有望達到1500萬輛,滲透率超過55%。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向媒體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車行業經過3年至4年的高速增長,滲透率已與油車平分天下,預計2025年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中國汽車整體市場將呈現“穩中有進”的趨勢。其中,乘用車的新能源電動化已進入常態化發展,而商用車正進入快速爬坡期,后續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