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要求,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有序擴大商品市場、服務市場、資本市場、勞務市場等對外開放。
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穩步推進,外資機構積極布局投資中國市場,中國企業也紛紛“走出去”做大做強。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表示,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政策空間足,隨著對外開放制度的持續優化,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的深入,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以及對外資的吸引力將不斷提高。
把外資“引進來”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中心任務,對各領域各方面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對資本市場改革作出了重要安排,證監會將始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相關政策頻出。新“國九條”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統籌好開放和安全。證監會發布的《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明確提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在境內設立機構。
一系列改革舉措提升了外資機構的來華展業便利度。近日,法巴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成立,這是繼摩根大通證券(中國)、高盛中國、渣打證券之后,第四家獲批設立的外商獨資券商。花旗證券等也提交設立申請,正在排隊審批中。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劉晨表示,外資機構或加碼在華業務布局,或尋求對中國資產投資,反映出其看好中國經濟和中國市場長期發展前景。同時,相關部門持續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也吸引了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和投資。
外資機構在紛紛布局中國市場的同時,也用“真金白銀”為中國經濟投下信任票。貝萊德、富達、路博邁、施羅德、聯博等外商獨資公募旗下權益類基金的二季度末持倉情況顯示,外資公募旗下權益產品普遍維持較高倉位,持倉重心在能源、醫藥、金融等板塊。
“政策的寬松增加了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動力。”普華永道中國市場主管合伙人梁偉堅表示,近年來,我國持續提升金融市場開放程度,包括取消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放寬外資機構和業務準入條件、擴大外資機構業務范圍等,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的不斷擴展,讓外資進得來也留得住。
護航境內企業
“走出去”
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舉措漸次落地,在吸引外資機構的同時,境內企業也紛紛“走出去”做大做強。證監會積極推動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尤其是推出境外上市的備案流程,對科技創新能力強、融資需求大的企業給予重點支持。
境外企業上市的備案流程始于2023年3月31日。當時證監會發布的《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及配套規則落地生效,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監管自此進入備案制時代。
備案新規施行一年多來,不少境內企業完成備案流程并成功實現境外上市。截至目前,今年就有27家公司登陸美股市場,超過去年同期的21家;29家公司登陸港交所,超過去年同期的18家,且后備企業不斷擴容。證監會官網更新的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備案情況表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21家境內企業提交境外上市備案。其中,96家企業選擇赴港上市,23家企業選擇赴美上市。
“備案速度提升、備案企業家數增多,這是政策優化之后市場需求的展現,也體現出我國資本市場的高質量開放。”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新規支持企業通過備案的方式赴境外上市,讓企業獲得了更好的政策環境,不僅可以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源和平臺,提升企業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還能助力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通過成熟的國際資本市場和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來降低融資成本,提高企業治理水平和透明度。
港交所集團主席唐家成表示,證監會4月發布的五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對港股市場幫助很大,港交所將進一步鞏固互聯互通的優勢,扮演好連接境內外市場“超級聯系人”角色,未來會有越來越多新能源、電動汽車、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興行業的優秀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更多開放政策可期
從近期相關部門釋放的一系列政策信號看,中國將穩步擴大資本市場領域制度型開放,進一步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
證監會日前召開專題座談會,與10家在華外資證券基金期貨機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等代表深入交流。外資機構普遍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發展充滿信心、長期看好,并表示將進一步深耕中國市場、服務中國市場,持續為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力量。證監會也表示正在研究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一攬子舉措。
業內人士指出,統籌開放與安全是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原則,鼓勵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參與各類業務試點,支持在華外資機構深耕中國、穩健經營,或成為政策抓手。
田利輝建議,持續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提高市場透明度和運行效率,擴大市場開放范圍,引入更多境外投資者。同時,還需多措并舉保護投資者,提高市場穩定性,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與國際市場的互聯互通,推動跨境投融資便利化,使得外資金融機構能夠更加便捷地進入中國市場,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紅利。